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封面专访 | 马来西亚华语作家黎紫书:在追求高(3)

来源:作家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6 14: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黎紫书: 自从十五年前放弃了自己厌倦的新闻工作以后,我号称“专职从事纯文学”,其实并不是纯粹在写作(更不是专职在写长篇小说)。本来我写作

黎紫书:自从十五年前放弃了自己厌倦的新闻工作以后,我号称“专职从事纯文学”,其实并不是纯粹在写作(更不是专职在写长篇小说)。本来我写作就很慢,要单靠挣稿费来养活自己当然是不行的。但文学本身会派生其他的活动和“工作”,譬如与文学和创作有关的演讲和课程,当驻校作家,还有文学奖(当评委),以及一些专栏书写等等。写完了《流俗地》以后,我就接了一个翻译的案子,做得乐此不疲。这些工作全都与文学相关──包括培养文学读者与创作者──我还能当自己在“专职从事纯文学”吧。

封面新闻:《流俗地》的故事性很强。细节纷纭。这个故事是怎么构思出来的?有哪些现实的片段融化里面?

黎紫书:《流俗地》其实没有很强的故事性(即便它看起来像是挺完整的一个故事)。我用很多细节把它编织起来,但看清楚了,里头没有多少情节。但我的本意就是要这样写的,它是对大陆境外许多现代作者所慨叹的“经验匮乏”的一个应答:平凡的人、庸俗的生活和琐碎的日常也能写成“精彩”的小说,并且被小说指认出其中的意义。这小说以我的家乡为背景,写那地方,那些人。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土生土长,待了半生,早晚是会写它的吧?对一个地方观察和体会足够多了,情感也实实在在的培养起来了,怎么可能不写它呢?我其实不太说得上来这小说是怎么构思的,只记得“要以居住环境写我的家乡”和“要以盲人'视角'写一个小说”是我很久以前便有了的想法。除了现实中的社会背景以外,小说里头确有不少现实的片段,但多数都是发生在別人身上的事,倒是没有多少我自己的经历。

封面新闻:小说里的盲女银霞,有现实的人物原型吗?

黎紫书:盲女银霞完全是个虚构的人物,尽管与我相熟的朋友会说,这人的个性与我本人十分相似,我在写的时候当然对这人物贯注了不少情感,但她确实完完全全是个无中生有的人物。

封面新闻:马来西亚这个亚热带地区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你对自己出生及成长的地方有怎样的情怀?

黎紫书:我自己很难说得清楚吧,或者说我很难说得详尽。我在马来西亚出生成长,过了大半生,这个国家的一切特质都在我的血液里了。至于我的写作,最明显的影响就是语言吧。由于在一个多元民族和文化的社会里长大,我觉得自己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包容性都比较强,还有对语言的使用也比较灵活和有弹性,可以为不同的作品设计不同的语言。这一点应该可以在《流俗地》里看出来。说到情怀,这也不是我自己能说明白的。我只说纵使我到过许多地方了,前年还在美国结了婚,但心里还是很清楚知道,只要这个国家没有变得太坏,以后我还是要回去养老的,最好能死在那里吧。

封面新闻:在中国大陆的作家中,有哪些作家的文学作品你比较喜欢?

黎紫书:我喜欢那些认真的、不耍小聪明的、不投机取巧的、能让我感觉作者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力图突破的作品(即便那些作品完成得不理想)。这样的作家,我想到的是莫言、王安忆和阎连科吧(终究还是我阅读过的作家实在不多)。

视王安忆为文学路上的前辈

到中国的心情像“远嫁女儿回娘家”

封面新闻:王德威和王安忆都特别关注你的写作,给你的作品写了很长很详细的文学评论性质的文章。可见他们对你的文学有很高的认同。他们都是华文世界顶尖的作、评论家。谈谈你跟他们分别有怎样的文学来往吧。

黎紫书:我与这两位名家并没有什么样的往来。我甚至记不起来自己最初怎样识得王德威,但这位学者多年来对马华文学都十分关注,从来不吝于关照和提携马华作者。我只有在对他有所请求时(主要是请他为我的书写序)才会给他发电邮,此外再无其他联系。至于王安忆,她曾经是马来西亚“花踪”文学奖常请来的评委,正好那时我刚出道,连续好几届的花踪都得了奖,其中不乏经王安忆投了票选出来的。我便有了个感觉,觉得她是看着我在文学路上出身的前辈,而且印象中这位名家为人耿直质朴,十分重情,对写作怀有极大的热诚。这一次《流俗地》在中国大陆推出,我不知怎么就想请她写一篇序,其实更深层的意思是要请她看看我这些年有没有长进。为此我才鼓起勇气,第一次给她写了电邮。没想到她一口答应了。你要我说,我会说这两位名家,都有一种要为华文文学世界的“弱势群体”出一分力的好意。啊当然,我胆敢硬着头皮去请求他们,心底大概也觉得自己值得他们爱护。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zonghexinwen/2021/0616/1463.html



上一篇:宜昌作家眼中的巴东,堪称范文
下一篇:《叛逆者》热播 原著作者、嘉兴作家畀愚再出新

作家天地投稿 | 作家天地编辑部| 作家天地版面费 | 作家天地论文发表 | 作家天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作家天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