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余华谈鲁迅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用36年才

来源:作家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7 14: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鲁迅先生他的才华被无数人赞扬,他更是因为其自身的品格被许多人奉为偶像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鲁迅先生他的才华被无数人赞扬,他更是因为其自身的品格被许多人奉为偶像,但是就是这么伟大的鲁迅先生,还会被人讨厌!余华评价鲁迅先生时,曾说:“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用36年才忘记这个词汇。”

鲁迅先生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传世之作,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为人的精神,都会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他曾说过的话、发表的言论,哪怕是现在仍然被许多人当作真理一般地存在。我们经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各种各样的表情包,上面印着鲁迅先生的头像,然后标注着自己说的话。简简单单的一句“鲁迅先生说过”就变成了无可反驳的真理。
此外,我们从小就会在课本上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甚至鲁迅先生的部分作品成为了考试必背课文,还记得当年背课文时,那种费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鲁迅作品中往往充斥着一种力量,一种对旧社会的批判,一种对于黑暗势力的反抗,一种自强不屈的力量。

鲁迅先生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鲁迅先生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人,他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时代的符号,但就是这么伟大的一位作家,却被同是作家的余华公开表示讨厌。
知名作家余华曾经这样评价过鲁迅先生:“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用36年才忘记这个词汇。”究竟是什么惹得这位知名作家这么评价鲁迅先生呢?还要从他小时候说起。懵懂少年读鲁迅,“读不懂”又没办法
提起余华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提起《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很多人就会在心中不自觉地道一句:原来是他。

余华出生于1960年,从小就是个有性格的孩子,由于父母都是医护工作者,平时很少有机会陪伴余华,所以就造就了他有些孤僻的性格。后来因为搬到了医院的宿舍居住,总会在医院看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如果你觉得自己很不幸,那就去医院看看,你会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医院向来是一个比较压抑的地方,因为里面有着许许多多不幸的人们,有的是因为身患重病,不得不住院以求更好的治疗;有的是因为受伤,不得不在医院希望得到更好的救治;虽然在医院里也可以见到许多接受救治后告别伤痛的患者,但是还有着许多在医院中度过了最后一段时光的人们

余华就在这种环境中逐渐长大,他每天面对的都是这样愁眉苦脸又形形色色的人群,更可怕的是,每到晚上,从对面楼太平间传出的逝者亲属的哭声。
儿时的成长环境,使得余华从小就看淡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甚至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也造成了他之后的作品的风格。
余华的学生时代是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度过的,因为在那个特殊的10年时期,可以阅读的东西,真的太少了,在那段时期,鲁迅先生说,不仅是所有人的口头禅、更是大多数人信奉的真理。

余华还有一个哥哥,两个人吵架时,余华总是吵不过哥哥,但是“聪明”的余华发现,只要在自己想说的话前面,加上“鲁迅先生说过”。那么他的哥哥哪怕再有理,也无从开口了。少年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成书中人
读过鲁迅先生的人都知道,鲁迅先生所写的故事都是有深意的,想要更好地品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不仅仅要读懂故事本身,更要理解这个故事所表达的含义。
余华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在读着“鲁迅”,可是根本不知道鲁迅先生在表达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好像在批判社会,但是觉得他的作品都太压抑了,不适合学生去读。

长大后的余华渐渐地也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一次因为工作,使得余华不得不又开始读起了“鲁迅”,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zonghexinwen/2021/0617/1469.html



上一篇:电影《柳青》历时六年拍摄,成泰燊再现一代作
下一篇:青年作家朱苑清长篇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黑镜森

作家天地投稿 | 作家天地编辑部| 作家天地版面费 | 作家天地论文发表 | 作家天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作家天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