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互动相生:作家与批评家关系的理想形态(2)

来源:作家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1 17: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同样在上世纪80年代,与程德培同时出道的青年批评家吴亮则在与作家马原的互动中声名鹊起。他撰写的《马原的叙述圈套》一文⑤以敏锐的触角和犀利的

同样在上世纪80年代,与程德培同时出道的青年批评家吴亮则在与作家马原的互动中声名鹊起。他撰写的《马原的叙述圈套》一文⑤以敏锐的触角和犀利的笔锋对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马原进行了鞭擗入里的解读与剖析,堪称当代文学史上有关先锋文学评价的最重要文献。他独具只眼地发现并指出:“马原似乎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寻找他的叙述方式,或者说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寻找他的讲故事方式。他实在是一个玩弄叙述圈套的老手,一个小说中偏执的方法论者”。吴亮用“叙述崇拜”“神秘关注”“无目的”“现象无意识”“非因果观”“不可知性”“泛神论”与“泛通神论”这八个关键词来概括马原的观念,既切中肯綮,又保持着一种客观的公正立场和中性的叙述口吻,弃用任何溢美之辞。因为这篇评论,不易读懂的马原走入了更多读者的视野,先锋文学的特征得到了入木三分的揭示,吴亮自己也赢得了“华山论剑”的资格。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吴义勤、张清华、施战军等学院派批评家高度关注“新生代”作家的创作动态,并予以臧否有度、褒贬合衷的评说,从而对这一批60后作家的成长、成熟及文学史书写,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与促进作用。所谓“新生代”作家,这本身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提法。这个庞大而又成分复杂的群体,以自由职业者为主。他们以叛逆的姿态杀入文坛,无视现存的文学秩序与文学体制,无视权威,无视传统,试图以献身文学的热诚在颠覆中建构新的不受任何拘囿的创作范式。吴义勤等人对这批作家的突破与局限、优势与不足一一进行指陈,既致力于探讨与新生代作家相关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又侧重于还原文学现场,阐发自身对这批作家的个性特征及时代烙印的认知与理解。吴义勤后来把这些评论文章结集为《自由与局限: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家论》一书⑥,全面而又细致地总结和呈现了新生代作家整体的文学成就、审美风格。从书名就可以得知,作者对新生代作家并不是以高唱赞歌为旨归的,完全无意遮蔽其局限性。正是这种融入了爱与知、蕴蓄着光与热的批评态度,使吴义勤等批评家与新生代作家联镳并驰,各臻佳境,在当代文学史上都留下了可圈可点的印记。而这些案例,又成为作家与批评家互动相生的一段段佳话,足以载入史册,昭示二者关系曾处于怎样一种理想形态。

二、现实的忧思:一种潜滋暗长的批评倾向

“互动相生”,这一对作家与批评家关系的精当概括,启示我们,作家和批评家之间应当在频繁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与进步。要言之,这种互动,当然不是无原则地相互粉饰、无底线地相互抬轿,而是朝向同一个目标(攀登文学高峰)的相互激励、相互鉴戒,包括对彼此创作及批评的得失直言不讳,在充分肯定其优长与成就的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有待改进与完善之处,以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然而,这种早已形成并延续多年的理想化形态,近年来却似乎并没有得到强化,反倒有弱化的趋势。这不能不让人产生某种忧思。

尽管商品大潮对文学事业的冲击带来了令作家们痛心疾首的负面效应,尽管文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位置已经逐渐边缘化,尽管最著名的作家被拥趸的程度也远逊于二三流影视明星,但文学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⑦的传统观念在政府层面依然根深蒂固,文学事业得到的官方及民间(企业)的扶持反倒较前更多,而呈现出繁荣的表象。文学杂志的稿费持续上涨(虽然与作家呕心沥血付出的劳动尚不相称),各种文学奖项及奖金的额度不断增加,各类文学采风及作品研讨活动频繁举办,从不同侧面印证着这种繁荣。尽管这是一种实质上的繁荣,还是一种虚热的征兆,很难作出评判。但这样一种背景,对于作家与批评家的互动无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然而,恕我妄言,在新的时代症候下,一方面,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好像越来越密切,交流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不少批评家以作家之“诤友”“畏友”自命的愿望却似乎变得淡薄了,个别人甚至自愿转型为名作家的吹鼓手。所谓“诤友”“畏友”,在我看来,当然既不是损友,以刻薄地挖苦作家、阴毒地贬抑作家为能事,更不是谄友,一味地以浮夸之辞为作家树碑立传、涂脂抹粉,像西晋文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美男子潘岳那样。(潘岳被时人归入“二十四谄友”之列)。如今,除了个别急于博人眼球的功利之徒外,损友和谄友的行径已遭到普遍唾弃。不过,却出现了另一种现象:那就是在评论作家作品时,“锐气”渐渐为“和气”所取代;与此相应,“逆耳之言”也为“顺耳之辞”所取代。尤其是对名家作品,许多批评家几乎是一边倒地发出赞美的声音,评价的尺度与普通读者的观感有着明显的差距。我们注意到,每当有名家的新作出版,总有一些批评家适时地对它进行导读,以种种专业术语把它拔擢到令人仰望的高度。妄加推测,原因之一可能是应作家本人及出版社的请托而对作品进行推介,以增加它的销售量、扩大它的影响力。这实际上就相当于为商家新上市的产品来高调吆喝,形同促销广告了。基于这样一种写作动因,这类批评文章肯定是致力于隐其恶而扬其善的。当然,我的阅读量非常有限,或许有可能以偏概全或一叶障目。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qikandaodu/2020/0721/401.html



上一篇:作为文学史料的新时期作家创作谈及其价值
下一篇:幽默驿站

作家天地投稿 | 作家天地编辑部| 作家天地版面费 | 作家天地论文发表 | 作家天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作家天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