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是不是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很远浅析呼兰河传

来源:作家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03:5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萧红是“明国四大才女”之一,又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呼兰河传》作为她广被赞誉的经典之作,读来直感叹她是少有的靠天才写作的作家。 优秀的作家,必要的有两

萧红是“明国四大才女”之一,又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呼兰河传》作为她广被赞誉的经典之作,读来直感叹她是少有的靠天才写作的作家。

优秀的作家,必要的有两点:人生奇观和独特的个人情感。萧红短暂的一生,经历了唯一给了她爱意的长辈的离世,抗争包办婚姻执拗离家,流落异乡欠债难偿,未婚先孕,后又两度“抛”下生生骨肉,乱世中贫困潦倒,后只能向报社求助,因此结识萧军,萧红才算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文学生涯,从此靠写作为生,写字、恋爱、活着便是萧红最紧要的事,可她命运悲苦,数段恋爱皆以失败告终,便是野蛮生长,肆意潇洒,最终病死异乡,令人扼腕。

她的文字简却沉,她的出身和故乡带给她极特殊的情感体验,她的诚实和无畏,使她在运用那些长在她身体里的文字时得心应手,她仿佛只是将它们拿出来,进行了基础的编排,文章就成了。她的风格在中国女作家里独树一帜,文字时刻流散的的诗意,真实辽阔的童年回忆,对北方乡土文化传统和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刻揭露,流畅的叙事等,构成了独特的“萧红文风”。萧红的描写大都克制,她使用孩童视角,将所见所想写得亲切却客观,只因孩子常常是很多事都不明白,也无需明了的。读者却能从孩子的目光延伸,看到萧红真正展现的乡土中国的暗礁。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年代,萧红的写作如此流畅,是难得的,她将日常写得像隆冬时下的大雪,天地万物即便是寒苦却显得静美,书中对北方农村的冬天的描写深深刻在了读者脑海中,多年以来,很多未见过东北风光的读者对于东北的印象便是萧红书中的模样。

萧红自己曾执拗地说:“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要写得象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虽然茅盾先生沉浸于《呼兰河传》多彩的“风土画”和“凄婉的歌谣”,但在为此书作序时仍说:“有人会觉得这不是一本小说”。其实不难看出,《呼兰河传》中不同章节、不同故事所展现出的批判效果是有所差异的,这种差异是源于《呼兰河传》中不同的叙事视角。萧红将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的转换运用得炉火纯青,其中全知视角主要运用于头两章,如第一章末尾“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萧红用第三人称叙事,观望着呼兰河,详细地描写呼兰河的自然风貌和民风民俗,正是这冷酷的客观,将生养她的呼兰河的封建和精神缺陷直接地呈现出来,越冷漠,批判的力度越大。

其后的叙事则多以孩童的视角“我”来展开,《呼兰河传》有自传性“嫌疑”也就是因为“我”几乎可以确定为“萧红”本人。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一般意义上的儿童视角指的是小说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有研究者将其称为“拟儿童视角。”《呼兰河传》运用儿童视角是很成功的,这部作品创作于萧红人生中最孤独、最凄凉的阶段,这位来自东北的文学洛神,一生颠沛流离,命途多舛。当时种种情感上的折磨与身体上的病痛一齐向她袭来,让萧红心力交瘁,几乎万念俱灰,但这反而使她内心产生了对童年生活的呼唤。

在第三、四章,讲述“我”的童年生活时,孩童视角运用得最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童年的萧红是孤独的,但也是快乐的。她被父母和祖母冷落,这也导致了她敏感、叛逆、忧郁的性格,从另一方面说,这就促成了后来面对包办婚姻她娜拉式的出走,也给了她文学上的敏锐和天赋。而祖父的疼爱和五彩缤纷的后花园又带给了她一生难再有的快乐和温暖,塑造了她热爱自然、热情活泼、大胆爱幻想的性格特征。无论萧红的童年快乐与否,故乡和祖父永远是她心里最柔软的一隅,是治疗她心伤的良药。第三章一开头,便是“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故事像是正式开始,儿童的客观,使得叙事既不流于煽情又不失于冷漠。孩童引领我们看到了真实、残酷却迷人的呼兰河,那是萧红的回忆,那是她来的地方,那是她的家。当她发问:“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谁知道,这是小迺莹在问祖父,还是飘零已久的萧红在向故乡发问?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qikandaodu/2021/0303/805.html



上一篇:红色经典插图设计对现代书籍装帧新启示
下一篇:培养作家高校人才教育的一种新观念

作家天地投稿 | 作家天地编辑部| 作家天地版面费 | 作家天地论文发表 | 作家天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作家天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