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在生命弥留之际写下脱贫攻坚好故事,作家李迪

来源:作家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3 10: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著名作家李迪于2020年6月29日9时36分因病医治无效离世,享年71岁。鉴于疫情特殊时期,其丧事一切从简。 李迪1950年1月29日生于北京。他1970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后代》,在云南文坛崭露

著名作家李迪于2020年6月29日9时36分因病医治无效离世,享年71岁。鉴于疫情特殊时期,其丧事一切从简。

李迪1950年1月29日生于北京。他1970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后代》,在云南文坛崭露头角,1978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辑,1980年在《解放军报》连载中篇小说《这里是恐怖的森林》。他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全国公安文联特聘签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他著有长篇小说《遥远的槟榔寨》《野蜂出没的山谷》、中篇小说《这里是恐怖的森林》《黑林鼓声》《你死我活》、长篇传记《澳门谢硕文》等40余部文学作品。其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推理小说《傍晚敲门的女人》相继在俄罗斯、法国、韩国出版,开创了中国推理小说走向世界的先河。

在生命弥留之际,李迪倾情采写的反映农村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永和人家的故事》在6月出版了,疫情并没有阻挡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决心,克服一切困难,作家出版社为广大读者奉上了这部精心打造的脱贫攻坚好故事。

李迪像是一个身经百战的猎手,在生活丛林中,总能精准捕获他的猎物——好故事,从《丹东看守所》《警官王快乐》《004号水井房》到《听李迪讲中国警察的故事》《加油站的故事》等等,他创作的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每一次都不会让人失望,每一次都为读者创造一个“故事场”,在那里,看故事的人跟书中人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品苦、一起回甘,一起经历人世百态。

好猎手靠的是运气吗?当然不。永和县,这个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临汾市西北边缘的小县城,李迪去了五次。县城只有一条大马路穿城而过,从这头走到那头,只需要十五分钟。但就在这个一眼差不多能望见全貌的“山沟沟”,李迪上山、蹚河、转田间、探枣林,一个个朴实又打动人心、充满力量的“过好日子”的故事,让他抽丝剥茧,呈现人前。《我是你的腿》《朋友来了有野菜》《大个儿卖粉条》《人生如剪纸》《大胡子早点铺》《老木匠唱秧歌》……读者跟着这些人,种枣、种菜、做粉条、剪纸、磨豆腐……贫困哪能不苦,创业哪能不艰,但在李迪笔下,这些人、这些事却都是和着笑、透着甜,他们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怜悯,在生活的磨砺当中他们自会找到自己的出路,在这个好时代、好政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支持下,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就像时任永和县委书记加天山创作的歌曲中唱道的那样:“好时代都是好年好月人人好福气”。这就是李迪讲述的脱贫攻坚的故事,带着中国老百姓独有的敦厚,带着中国社会独有的温情,让你笑中带泪,满怀希望,因知不易,更惜所得。这本书有一种力量,那是《永和人家的故事》的家家户户,以及我们不曾相识的正在努力的人,都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着。

《永和人家的故事》现已上市,等待着广大读者的检阅,李迪却再也听不到这些反响,但是,他把《永和人家的故事》,把一部部优秀的作品,留给我们,用他笔下的故事,让我们永远怀念他。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zonghexinwen/2020/0713/363.html



上一篇:青年作家网·诗歌天地‖六月风为绿歌唱(文/刘
下一篇:仿写句子,例: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希

作家天地投稿 | 作家天地编辑部| 作家天地版面费 | 作家天地论文发表 | 作家天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作家天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