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后现代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模式的解构与重构以(2)

来源:作家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9 04:5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跨文化传播认知与认同模式的建构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社会爆发式出现的跨文化矛盾冲突,已经成为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典型化传播行为模

(二)跨文化传播认知与认同模式的建构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社会爆发式出现的跨文化矛盾冲突,已经成为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典型化传播行为模式。这种传播行为模式已成为针对美国社会的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强力解构范式,而究其根源则在于美国社会的整体文化衰落,同时,美国社会文化认同规律及其文化隐性排他规律的凸显亦源自处于支配地位的西方权力;而对于文化的逆融合影响所导致的西方权力文化价值观为主导的,波及全球的文化同质化表达作为一种后现代的大势所趋,则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强烈的民族、民粹、民本主义的反弹;而美国社会核心架构的多元文化与文化多样亦必将在这种碰撞、冲突、矛盾的解构与反弹之下,重拾美国社会曾经奉为圭臬的跨文化认同模式与认知模式,唯其如此,方能从根本上缓解美国社会的跨文化矛盾冲突,为美国社会的整体衰落赢得文化时空的缓冲。由此可见,影片《自由作家》为美国文化敲响了警钟,警示在基于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的暴裂行为模式的充分认知基础之上,人们方能建构起一种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的认知模式与认同模式以及二者共通共融共构下心理模式的抽象化一体同观表达。[4]

(三)跨文化传播理解模式的重构

美国社会的整体衰落及其跨文化传播的碎裂化趋势已成为后现代美国社会的一个不争事实。全球化的强势跨文化传播与美国国内本土跨文化传播的泥足深陷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同时,由此更形成了一种美国跨文化传播的强烈悖论式反讽,令人更深刻地反思美国社会跨文化表达的成败以及赖以传播的传统强势辗压模式的正确与否。同时,强势文化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反而更易忽视原本奉为圭臬的普世价值的正确性携带、表达、传播,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强势文化在其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模式的国家意志性强加下的人为失衡。这种失衡实际上已经对亨廷顿式的天下体式以及苏格拉底式的道德文化思考等体式,产生了跨文化传播模式一致性的冲突,并且,更与苏格拉底的“传者即受者”“受者即传者”的相对论式表述产生了内涵表达悖反。由此可见,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的行为模式解构与认知模式和认同模式合并心理模式的建构,最终必然完形为一种基于多模式大融合下的理解模式表达,唯其如此,方能使得美国众多移民在异文化下勉强寻获一种跨文化传播的缓释性渲泻。

三、 跨文化传播模式的深度融合表达

(一)跨文化传播的大他者无奈表达

《自由作家》作为一部典型化的好莱坞电影,以其典型的针对美国社会的跨文化传播关注进行了一种跨文化传播模式的深度融合的理想主义式期望表达。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个人与社会的生存、适应、成长、传承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驱策下所形成的一种抽象化的共性认同、共性模式、共性行为、共性理解。文化既有其外在表达,亦有其内在表达;外在表达不外乎社会化过程中的整个具象化与表象化的全过程,而内在表达则抽象化为一种形而上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认知、情感、信仰、思维体式;由此可见,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深层次的铭入骨血的意识架构,换言之,内在表达较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根本性的改变,文化的外在表达成也靠熏陶败也靠熏陶,然而文化的内在表达却因为文化模因的血脉相连而秉性难移,这种表述实际上与恩斯特·布洛赫意义下的“将世界改造到可理解程度”的自由精神期许与人文情怀向往的意象化表达略同。[5]《自由作家》一片中的“自由作家”们,作为大他者精神自由独行的理想主义视阈内的反观,恰恰是美国有色人种作为一种美国主流社会旁观他者的深深无奈表达。

(二)跨文化传播传受一体深度融合期待

从美国社会跨文化传播模式的解构与重构全过程可见,美国社会的跨文化传播模式的深度融合,与其说是一种全新跨文化传播模式的创造与发展,倒不如说是一种在民族与民粹主义觉醒下,一种被动的认知升级,由此亦再次印证了苏格拉底的“传者即受者”与“受者即传者”的“传”“受”一体相辅相成与深度融合。从这个意义而言,美国社会的跨文化传播模式直接关乎其中每一个个体生存困惑的艰难抉择;这种生存困惑与艰难抉择与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国家文化特质主导性息息相关,因此,美国较难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文化中心与文化核心,并且,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再现电影《自由作家》中所着力表现的族裔矛盾冲突。因此,美国社会中的跨文化传播,首先必须突破传统西方式权力视阈内的国家意志的强加失衡,从而方能在超越国家意志、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基础之上,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传播的一体同观。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qikandaodu/2021/0309/847.html



上一篇:作家电影中国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下一篇:絮絮心语诉你听评弹作家朱寅全老师百日祭

作家天地投稿 | 作家天地编辑部| 作家天地版面费 | 作家天地论文发表 | 作家天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作家天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