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培养作家高校人才教育的一种新观念(3)

来源:作家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7 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再次,鼓励高校举办作家讲学活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校的驻校作家制度。华中科技大学的“春秋讲学”文学论坛于每年的4月和11月举行,每一届在世界

再次,鼓励高校举办作家讲学活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校的驻校作家制度。华中科技大学的“春秋讲学”文学论坛于每年的4月和11月举行,每一届在世界范围内邀请一位作家、一位批评家,到学校举行为期一周或两周的文学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已经邀请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国内作家格非、阎连科,评论家王尧等等。每一届围绕一个事先拟定的主题,以作家和评论家的讲学为主,又在本地的文学研究者和文学评论家中展开全天性的讨论,同时也强调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著名作家和评论家进校园的活动,开创了中国当代文学活动的新途径。而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则是在每一学年引进一位作家,进行为期一年的在校写作活动。驻校作家可以自由选听课程,也可以参与学校所举办的文学活动,与在校大学生、大学生里的文学爱好者,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为学校文化生活与文学创作,增添许多的活力。同时,也可以自由而广泛地接触大学校园,了解中国当代教育的现状,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收集诸多的题材。驻校作家往往没有工资与工作津贴,只是由学校提供基本的住宿与生活条件,因此,无论是在学校方面还是在作家方面,都是可以接受的。这种被当代中国一些高校所认可的制度,实际上是作家与大学生“双向成长计划”。驻校作家制度之所以受人关注,主要是因为引进的都是已经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作家,扩大其规模,则会产生更加重要的意义。当然,驻校作家制度也需要完善,需要常年坚持。比如作家开展授课,由学校支付相应的薪酬;知名的作家指导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以扩大其文学影响力;作家更多地参与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以自己的文化创意为学校整体发展贡献出重要力量;作家作为国家思想库的重要成员,可以引领时代的思想与文化潮流,成为整个学校的灵魂人物。在作家的带领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文学创作,创造出更多的文学作品,为中国当代的文学创作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这一层面而言,我国大部分的高校目前都没有发挥国家文化建设的思想库与生力军作用。

第四,更加注重校园特色文学活动,常年支持学生文学社团,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小说品读会、戏剧演出会、原创文学大赛等,才有可能让一批又一批的文学人才脱颖而出。文学活动是高校文学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文学因子萌发的基本途径。如果说要在短时间内从现有的校园中直接走出作家,也许可能性并不大。受到年纪太小的限制,学生们都还处于成长阶段;除了博士研究生经历比较丰富,其他大都是初出茅庐的青少年,所以大量的、高质量的文学活动,正是他们成长为作家的土壤与阳光。尽管在当下,一般的高校都有常年举办的文学活动,但是高水平的、全开放的,与当代文坛联系密切的活动仍属少见。文学社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是校园总体环境的有机构成,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学社团,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带动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有条件也有义务,最大限度地支持学生的文学社团。学生与教师都是高校的主体,成为了一体化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学生就没有高校,同样,没有教师也不会有高校。学校对文学社团的支持,不应是单纯的资助,也不应只针对特定对象,而是要支持高水平的文学活动。如果每个高校都有多个常年开展活动的文学社团,学校的文化环境就会得到极大改善。学生文学社团是文学人才成长的摇篮,也是国家文学人才培养的途径,可以发挥为他人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说教师的授课是他者培养,那么文学社团活动则是自我培养,两者有机统一,则可以为社会造就越来越多的文学创作人才。

第五,加强高校与作家协会、杂志社、出版社、网络媒体等非教育机构的合作,创办有知名度的校园文学杂志,设立社会认可度高的高校文学奖项。校园里本身就有学生自主创办的刊物和各类文学活动,是否还有必要将与社会机构的合作纳入高校培养作家体系呢?事实上,现有的高校文学创作类刊物,基本上是学生自主发起、自主编辑、自主制作、自主发行的校刊、院刊、学生会刊物或社团刊物,其推广力度不够,质量良莠不齐。而各地有影响力的文学杂志,大多是由作家协会或文联所主办,所刊多为知名作家的作品。因此,如果以高校院系为主体,与当地作家协会合作,或借助杂志社、出版社的力量,创办出面向爱好创作的大学生、文学创作专业的师生群体的校园文学杂志,就能扩大作者群、读者群与社会影响力。同样,如果能够设立如“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被高度认可的校园文学奖项,就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作热情。昭通学院设立的“野草文学奖”,原本只面向云南省各高校在校生,从第四届开始扩大到全国范围,后又和云南省作家协会、中国诗歌网等机构合作,逐渐产生了一定的文坛与社会影响。复旦大学在90后创业者胡嘉润的支持下,2017年设立“嘉润·复旦全球华语大学生文学奖”,邀请贾平凹、王安忆等文坛名家担任评委,举办高校巡回演讲,是高校与社会联合的一次大胆尝试。让学生带着作品走出高校,接受社会和读者的检验,就极有可能成为有影响力的作家;同时,让社会大众更多地了解由高校培养出的作家,从根本上改变“高校不培养作家”的观念,才能逐渐完善并壮大高校的文学教育事业,为当代文坛输送更多的具有创造力的作家。高校总还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大学生不可能完全生活在象牙塔里,美国与日本的许多大学是没有围墙的,所以通过社会上的文学机构与高校的合作,不仅可以为培养作家探索道路,并且可以为许多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探寻新路径。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qikandaodu/2021/0307/827.html



上一篇:是不是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很远浅析呼兰河传
下一篇:金庸的头衔功业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家天地投稿 | 作家天地编辑部| 作家天地版面费 | 作家天地论文发表 | 作家天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作家天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