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周易交感论与李白天地游(4)

来源:作家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9 06: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究其实,人在宇宙自然中最敏感的莫过于阴阳的变化,其中日月之光就是谁也须臾不能离开的。人们在它们身上寄托的情思太多太多,以至于成为文学艺术

究其实,人在宇宙自然中最敏感的莫过于阴阳的变化,其中日月之光就是谁也须臾不能离开的。人们在它们身上寄托的情思太多太多,以至于成为文学艺术殿堂的“座上宾”。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也探讨过美与光的关系,认为“光、空气等等”,是“人的需要”,[4]133礼赞“金银可以说表现为从地下世界本身发掘出来的天然的光芒”[4]458,他说:“金明亮,银洁白”,“很适合于装饰品和美化其她物品”[4]123。无独有偶,人们用“金色”比喻太阳之光,用“银色”比喻月亮之光,就含有这样的普遍的美学意义。“天地之大德曰生”,是《周易》自然生命律的主调,故乡不仅是一种社会存在,而且是一种生命存在。对于乡土观念,我们不能只当作中国农耕社会的遗存,它应该而且必然是中华民族生命延续的“基地”,忘掉“基地”,生命无根、无本,人何以堪?如霜似的银白色月光在李白与其对望的时候,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甚或如杜甫一样顿感“月是故乡明”了。这种对故土故乡的留恋之情,因为符合“社会伦理道德情感”的“生命形式”,所以就为人们接受了,诚如美国现代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所说:“关于生命形式的一切特征都必须在艺术创造物中找到”[5]50。尽管她的论断是“附属于她的艺术符号理论”的,但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理解李白《静夜思》这首“寄托生命形式”的吟唱。李白出蜀时和出蜀后多次表达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此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的殷殷乡情,都可以从这里得到解读。

故乡的明月诚然可人,有着“天地之心”的李白还是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追逐那“已将书剑许明时”(《别匡山》)的理想和抱负,然而故乡的明月总是陪伴着他的赤子乡愁。“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诗人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从“峨眉”出发经“平羌江”过“清溪”到“渝州”向“三峡”的江行图。诗中“君”指月,李白着一“君”字,就把人月一体、难分难解的意境升华到天人合一的高度,所有离乡的情丝恨缕就只在那一个“君”字中了。黄书灿《唐诗笺注》曰:“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神韵清绝”四字,透析出人行江上、月随人行、人月交感、动人心魄的诗美真谛。王世懋《艺圃撷余》评曰:“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世贞评曰:“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绝唱” “炉锤”,足见李白功力,但这功力却又不显人工雕琢,真可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的绝妙之诗。

《峨眉山月歌》写的是人、月难分难舍,我们再来读读白云与人交感相应的《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诗人在秦地长安送一位友人辞官归隐,紧扣象征隐士形象的“白云”立意、抒怀、感发,句式交错,复沓往回,余味无穷,雅俗共赏,颇似民歌。据传南朝时,陶弘景隐于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诗答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从此白云便成了隐者的专有名词了。此诗题作“送刘十六”,何尝不是托人写己,写自己对归隐的向往,写自己期盼皈依天地宇宙的热望。

“白云” “只可自怡悦”,放大了,就是“怡悦”天地自然,就是主体之我与客体之“白云”(天地自然)的和睦、和谐、融合、会通,即“道法自然”的生命真谛和人生追求。而这恰恰是交感理论关于人与天地关系问题思考的重点之一。刘纲纪在《〈周易〉美学》一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美学交感论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这种解决,是同中国古代哲学对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的解决分不开的。在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周易》的哲学看来,人为天地所生,并为天地所养,因此人不能离开天地而存在。但人又不是消极地为天地所决定的东西,而是作为独立的主体与天地并列,并且能够通过效法天地而像天地一样永恒、伟大,与天地并立而三。这就是儒家所说的‘参天地之化育’ ”[1]193。“参天地之化育”出自《礼记·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朱熹注曰:“天下至诚,谓圣人之德之实,天下莫能加也。尽其性者德无不实,故无人欲之私,而天命之在我者,察之由之,巨细精粗,无毫发之不尽也。人物之性,亦我之性,但以所赋形气不同而有异耳。能尽之者,谓知之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也。赞,犹助也。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此自诚而明者之事也。”《孔子家语·本命解》曰:“群生闭藏乎阴而为化育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对此,南怀瑾在其所著《老子他说》一书中引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话,说过大致这样的意思:依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天、地、人”三者并排共列,而人在其中,原因是中国文化最讲究“人道”,人文的精神最为浓厚,人道的价值最被看重,“参赞天地之化育”,就是人类因天地间种种现象变化所作的因应与开创。人类伟大的聪明才智,能够克服宇宙自然界对人存在不利的因素,在天地间开演一套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李白匠心独运的诗作,就是他“参赞天地之化育”的人文佳构。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qikandaodu/2021/0319/919.html



上一篇:禅门太极远天地智慧奇非遗禅门太极拳传承人李
下一篇:早市

作家天地投稿 | 作家天地编辑部| 作家天地版面费 | 作家天地论文发表 | 作家天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作家天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